- · 《语数外学习》投稿方式[04/09]
- · 《语数外学习》期刊栏目[04/09]
- · 语数外学习版面费是多少[04/09]
传统管理哲学视角下企业员工的修身和学习之道(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4 修身和学习之道对现代企业和员工的启示 4.1 对于员工的启示 4.1.1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我们要把学习当作生活中
4 修身和学习之道对现代企业和员工的启示
4.1 对于员工的启示
4.1.1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我们要把学习当作生活中的必需品对待,学习也是戒骄戒躁的过程,我们要勤奋好学,业精于勤。学习在丰富我们内在的同时,也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在工作中通过学习不断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把书读懂,把书读透,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真正做到深入学习。此外,我们还要从历史汲取知识、在他人身上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吸取精神营养。多把知识运用到现实实践中去,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自己领域中的佼佼者,才能在企业中脱颖而出。
4.1.2 善于思考、注重总结。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切忌一味地死学习,不讲究方法的埋头苦学是得不到任何收益的,我们要注重思考,善于站在高层次上总结和提升学到的知识内容,看待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性找共性,站在不同角度的思考问题。善于思考的本质在于,全面了解问题的表象,进一步研究问题的本质核心,做到学而深、学而精,深入细致的思考、入心入脑的学习,而不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表面学习。作为员工要注重并善于思考,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擅长领域的知识和内涵,还要学习掌握问题反映出来的相关知识理论和外延等问题。每当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都需要思考一个阶段的工作取得的成效、收获和教训,以及不足和暴露出来的缺点。
4.1.3 培养忠厚、仁义的品德。忠厚指忠实厚道,具有诚信、善良、感恩、和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忠厚仁义不仅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性美德,也是一种长远的人生智慧,拆分开来看,忠是指忠实、忠诚,厚是指厚道,仁就是善良,义就是忠义、义气。要做到忠厚,就是讲诚信,知仁义,默默奉献,不怕苦累,勇于克服困难。忠厚就要做到心可容万物,不斤斤计较,不拘小节,包容他人的缺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都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做错了事情也并不可怕,对犯错的人应该包容,给予别人理解,不能过妄加评论和嘲笑,幸灾乐祸。
4.2 对于企业的启示
4.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员工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运转的最基本单位,所以企业在开展各种工作的时候都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在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尊重人是给予每一位员工一定的权力,关心人要多留心员工工作中甚至生活中的事情,培养人可以给予员工充分的晋升发展空间,激励人就是给予员工奖励福利等,让员工有一定的追求和目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管理的基本途径。管理活动要以“发展人”为根本目的,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转和长远发展,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可以使福利的增加,职位的提升,工资的提高,或者是学习能力的提高,爱好的拓展,个人魅力的提升,或者给予员工情感上的交流,精神上的关怀,最基本的物质方面是保证员工生活上的满意,这些都是员工发展的途径,要始终围绕员工这个主体开展。
4.2.2 建立共同愿景。企业的文化和愿景只是强加于下属或者自己的员工,那只能够产生上下级的命令的服从和遵从,而不会是员工主动接受。如果能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使员工和企业有共同的期许和目标,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契约,就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提升员工忠诚度,企业的效益也会不断提高;培养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认同感,关键在于建立相同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能够将一个企业内部的所有的员工团结起来。注重整体团结的力量,不管是前期的企业安排,还是后面的跟进反馈,都应该集思广益,把所有的员工安排到一起,共同商讨、学习、进步。企业中的员工应该不碍于种种流程,应该寻求有效高效的沟通方式,从而减少信息传递失真而造成的企业成本的升高。
4.2.3 加强思想建设与岗位修行。企业可以广泛开展“修身学堂”“道德讲堂”等,从精神思想层面对修身进行一个全面的构建,可以固定每次召开的时间间隔和主题,并充分遵循员工的意见。可以致力于员工思想上的上层建筑,将企业所提倡的价值观、企业的内部优秀文化变成员工内在的思想精神,提倡员工在岗位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员工在工作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满足感也可以更好的投入工作。企业可以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形成及加强个人正确的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放在首位,在岗位上提高员工的内在素养,以此促进企业整体文化修养的提升。
文章来源:《语数外学习》 网址: http://www.yswxxzzs.cn/qikandaodu/2021/0803/449.html
上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下一篇:
中等教育论文_《语数外学习》(初中版)征稿启